2017年是江汉区老年大学撸袖实干、超常发展之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市老指委、市老大协会指导下,在区民政局大力支持下,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为统领,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服务老年学员为宗旨,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学校超常发展;扩大招生规模,打造特色品牌;发展远程教育,推出调研成果;抓好内外宣传,探索游学交流,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江汉区委、区政府授予我校为“文明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授予江汉区为“全国笫四批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授予我校为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授予我校为“首批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这也是湖北省唯一入选的老年大学。在江汉区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区长李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肯定区老年教育工作,并予以鼓励。2017年我校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上了一份厚礼!
一、主要工作回顾
(一)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开辟老年教育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绘制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蓝图,为全党全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宣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既要学懂弄通,更要落地生根。为此,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学习十九大, 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大事、喜事。一是营造喜庆气氛,在校区内张灯结彩,悬挂标语,制作版报,编排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二是收看重要新闻。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十九大开闭幕式和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与记者见面等。三是组织座谈讨论。学习和领会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蓝图,把国家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学校规范化、正规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联系起来,探讨基层老年大学发展新模式,做大做强老年教育工作。
2、宣传十九大,上下左右互动。一是配合采访组稿。10月26 日下午, 武汉电视台《健康中国》栏目组就十九大关注民生等话题专程来我校采访,当晚在武汉新闻中播放了我校师生热议十九大的情况。二是组织文艺演出。10月27日下午,阳光普照,秋高气爽。在江汉区老年大学二楼,我校与华之泰、元经堂健康管理公司联袂上演“欢庆十九大,筑梦再前行”文艺汇演,参演的14个节目大放异彩。武汉地区老年大学协会会长章 明、武汉老年大学副校长涂永红、汪振国等领导观看演出,给予了较高评价。三是选送节目参演。我校选送艺术语言与表达班配乐朗诵作品《中华颂》等节目,参加市老年大学庆祝党的十九大文艺汇演。
3、唱响十九大,开展系列活动。一是文艺节目下社区。十九大前夕,在方芳老师的带领下,我校声乐六班、八班与心心艺术团联袂,到街道社区,开展喜迎十九大文艺演出活动,上演了情景音乐剧《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把一切献给党》等节目,受到居民群众的欢迎。二是赴外地参加演出。10月28日,在陈云老师的带领下,我校黄梅戏1班近20名学员打起行装,搭长途客车赶往英山县,参加当地的喜庆十九大暨重阳节文艺演出活动。学员们不辞劳苦,加班加点,认真彩排,力求精到,编排演出了9个黄梅戏节目,为党的十九大喝彩。
(二)打造教学品牌,展示课堂学习新成果
老年大学成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标志着老年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机遇期。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校领导提出学校建设要朝着规范化、正规化、现代化、国际化迈进,要遵循老年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使专业设置更加科学,课堂教学更加规范,班级管理更加有序,展示活动更加丰富,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1、精心设计,专业设置更加科学。一是根据时代要求设置专业。为了满足学员学习需求,增加了智能手机班,从入门起步到实际操作,实行一站式教学,使学员学会了网上购物,微信支付、淘宝、骑上共享单车等。二是根据学员需求设置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我校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学路子。2017年秋季,摄影3班、烹调2班、瑜伽1、3班等10个教学班学员毕业,腾出了教学空间,扩大了有效供给。三是根据多元需求拓展专业。如书画类,开设了硬笔书法、墨竹墨兰;器乐类,开设了二胡、萨克斯等9种。
2、认真策划,课堂教学更加规范。一是严格按教学大纲施教。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本班教学计划,有教学简案、有课后辅导,不断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如王晶老师录制的教学视频发到学员群,供学员观看学习。二是提高教师质量。学校对教师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近年来高学历、专业对口的年轻教师不断充实到我校任教。三是开展评教评学活动。采取全班学员评、班级代表评、班长评,座谈讲评等形式,开展评教评学活动。2017年秋季共召开7场“规范办学,评教评学”座谈会,有80多个班长、学员代表参加,涉及教师73人,评教评学面达100%。班长、学员对学校、教师、系主任评价较高,满意度在95%以上。通过座谈,听取了意见,加强了沟通,看到了成绩,找到了问题,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评议代表一致认为,像这样的评教评学活动要经常开展,学校把我们当主人,老师把我们当亲人,我们就要有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管理,把学校管理好建设好。四是打造特色品牌。2017年,通过对时装模特班梁渝、钢琴班王晶、智能手机陈功三位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查看有关资料、召开学员座谈会、综合评审、公示等流程,本学年对以上三位教师进行表彰,确定他们所授课程为“精品课”。
3、集聚智慧,班级管理更加有序。加强民主管理,做到班级管理精细化。一是班长的骨干作用。鼓励班长大胆管理,配合老师维持课堂秩序。二是小组长的带头作用。每个班都有学员骨干,大班设有小组长,通过这些学员骨干带动全班,搞好学习。三是网络(信息)平台的助手作用。每个系、每个班都建有手机微信群,通过网络手段,沟通系主任与老师、老师与班长、班长与学员之间的联系,扩大了管理的有效性。
4、体现价值,展示活动更加丰富。一是加强学校合唱团建设。我校组建了小南湖秋韵女子合唱队等表演团体,经常参加省内外大型比赛活动。5月26日,小南湖秋韵合唱团参加荆楚夕阳红“心有力量,歌声嘹亮”为主题的合唱比赛,喜获银牌。二是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搭台唱戏。2017年,我校开办时装模特班17个,入学老年朋友820人次,深受老年人的喜爱,是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钱元秀老师的时装模特班,参加全市老干系统首届时装模特大赛获金奖。参与2017年武汉国际服装周的展示活动,在汉口江滩“知音号”分会场上,20名学员一袭红色旗袍,展示出中西合璧的流行元素和时代特点,充满了活力四射的汉派服饰经典,受到高度赞誉。三是各种展示展演活动异彩纷呈。为展示教学成果,市级音乐精品课邱志光老师的7个声乐(个唱)班与市老干部合唱团联袂举行学习交流汇报演唱会。秋季结业时声乐、器乐、舞蹈、书画、武术、诗词朗诵等班,自发地组织汇报演出,自编节目100余个,参加学员1000余人,大家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小南湖公园,受到全体师生的赞扬。
5、文化交流,教学成果更加显著。一是参赛参展。四季度,在武汉市民之家,我校10副书画作品参加了“武汉地区老年大学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书画作品展”,并收录获奖作品集。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南片区 “我和我的大学”摄影大赛,我校选送的5幅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3幅,三等奖2幅。二是横向合作。与渤海银行湖北分行合作,对近200名学员宣讲金融安全知识,并组织越剧班、黃梅戏班、楚剧班等分别观看《红楼梦》、《天仙配》、《打金枝》等传统经典戏曲电影,尝试把戏曲观摩教学引入课堂教学,受到学员的欢迎。三是文化交流。近年来,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主席等国际友人来我校学习交流增多,2017年,又有三批美国老年协会学者之路旅行团到我校访问交流。学中文、练字画、弹琵琶、拨古筝、练习中国功夫等,中外老年学员互动交流,给学校增添了生机活力和社会知名度。
(三)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办学新环境
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优化结构,是办好区级老年大学的主要举措。在不断改善办学新环境方面,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1、改善环境,老师讲课更加舒心。一是优化环境事关发展。校领导深知“环境不好,硬件不优,老年教育谈不上奔现代化!”这几年,江汉区老年大学学员每年以千人速度递增,学员越来越多,教室天天满员,教室之间的隔音效果就差了,为了让学员都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许多老师上课基本“靠吼”。一节课下来非常吃力。为此,校主要领导东奔西走,分管领导不辞辛劳落实经费。二是抢抓时机谋发展。2017年暑假期间,我校投入20万元资金,对六间声乐教室进行了隔音改造,秋季开学后,重返学校的师生对学校新变化感叹:“学校教室不再“串台”,老师也不需要大嗓门授课了”。
2、扩大增量,优质服务更加到位。一是投入19万元资金,将76平方米的附楼后勤仓库改造成视频教室,满足了教学需求;二是投入20多万元资金,新购置37台雅马哈电钢琴、两台舒曼钢琴,设置第二钢琴教室,满足多元需要;三是将学校互联网带宽由15兆升级到50兆,为学员和老师提供了优质网络服务。
3、提供需求,招生规模更加扩大。一是扩充生源。我们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络等形式,宣传招生简章、实行网络报名,有效地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扩大招生。2017年春、秋两季,我校开设402个班,比去年的350个班,多开52个班;2017年春、秋两季共招收学员14,738人次,比去年的11,700多人次,多招3,038人次,与2014年相比,学员人数翻了一翻。基本满足了老年朋友的学习需求。
4、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更加有序。一是做好校长办公会以及其他会议安排,组织协调省市区以及外地同行学习交流的接待工作;二是加强与老年活动中心、物业管理公司的协调沟通工作,保证了学校相关部门使用公共场所的需求;合理安排文艺汇演、满足教学展示等场地借用;三是加强安全管理,抓好值班制度落实,坚持节假日巡视检查,做好教学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购置供给,并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核实与登记。
(四)打造特色品牌,推出远程教育新举措
打造特色品牌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办好远程教育是普及基层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在创建上下功夫,在普及上花气力。
1、开展学习培训,为创建规范校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抓好骨干培训。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等举办的全国老年教育学习培训,安排舞蹈老师参加全省老年大学舞蹈教师培训等活动。与区教育局、社区教育学院联合举办江汉区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会,邀请市老年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克敏,对全区12个街道、107个社区的120名老年教育工作专干进行授课,提高基层老年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二是开展创建工作。按照市政协3号建议案的要求,2017年,在全区12个街道19个社区,开展了宜居社区老年学校创建“规范校”活动。经过年终检查复核,2个社区老年学校复查合格,17个社区老年学校创建验收合格。为支持创建达标,拨款4万元,用于创建社区老年学校“规范校”建设。
2、积极主动谋划,抓好远程教育试点。一是搭建平台。主动与社区教育学院联手,在电信局、斗鱼网络科技公司指导下,建成了江汉区老年大学远程视频教学教室。二是进行测试。分别在区老年大学、长堤社区、取水楼社区等进行了网上试播。为支持区老年大学远程网络视频教学的建设,区老指委拨款2万元,购置了投影仪、调音台、笔记本电脑等电教设备。三是准备课件。在调查摸底基础上,摸清了社区老年学校所需的教学内容,想方设法收集开发优秀课件,向社区老年学校提供服务,社区学员反映良好。
(五)抓好主题宣传,不断提升学校新动能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是搞好宣传工作的永恒主题。为了不断提升学校软实力,我们积极搞好宣传工作,造氛围,增颜值,评先模,树品牌,不断提升学校新动能。
1、抓好课题研究,为学校发展提供新理念。一是起草开题报告。“普及基层老年教育情况调查和对策研究”是省老年大学协会下达的调研课题。该课题由我校牵头,5月中旬开题,6月下旬召开了推进会。二是召开交流研讨会。11月中旬,市老年教育研究中心在我校召开了全市“普及基层老年教育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会”。会上,校长冯忠民交流了我区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经验及理论探讨,得到武汉地区老年大学协会章明会长的肯定。三是反复修改论文。形成16,000字的《普及基层老年教育情况调查和对策研究》文稿,得到湖北省老年大学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提出了可操作性成果。即:通过“二点”入手:以区老年大学为辐射点,以远程教育平台为切入点;做好“六个示范”:在政治建校上引领示范、在管理制度上引领示范、在规范办学上引领示范、在师资建设上引领示范、在校园文化上引领示范、在对外交流上引领示范。推行 “四配送”:配送课堂教学模块、配送示范课件、配送老师下基层、配送基层教管方式及专业人才,落实普及基层老年教育各项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一是力度进一步加强。2017年,《江汉老年教育》发刋7期,开设12个栏目,发表71篇稿件,传播正能量,展示师生风采;报道2、3课堂活动,展现教学成果。二是深度进一步拓展。武汉电视一台新闻频道,报道我校学习贯彻十九大情况;6月16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我校82岁老学员夏汉华,《在抗癌路上,画画成了灵丹妙药》;湖北省老年大学协会第三次理论研讨会刊登我校论文《基层老年大学规范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湖北省老年教育第50期刊登了我校《养老机构开展老年教育的实践与展望》论文。三是影响进一步扩大。《長江日报》新生活刊发我校报道7篇;《退休者学堂》网上平台报道13篇;《长江日报》报道江汉区老年大学《成为文化养老的主阵地》;《湖北省老年教育研究》、《武汉市老年教育研究》发表论文等3篇;《市老年大学学报》见报13篇;还有《楚天都市报》、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发表消息5篇。武汉老年大学(学报)2017年1一11期,刋登我校文章13篇。
一年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区老年教育普及不充分、发展不平衡。有的街道对老年教育重视不够,抓得不力;有的社区老年学校有名无实,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基层老年教育普及有待提高;二是区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区校作为全区老年教育中心校在服务基层、培训指导、送教进社区等方面尚有不足,远程教育刚刚起步,还不能满足基层老年教育的需要。三是学校管理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还待提高。因我校管理人员来自全区不同单位,专业不对口,在管理教学方面经验不足。四是学校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坚定政治建校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新时代老年大学应该是党加强老年朋友们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突出“思想武装、政治建校”。一年来,我们在各项工作中积极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引导全体老年学员为实现中国梦凝气聚力,释放正能量,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余热,为传承发扬中国优秀文化聚力,为实现中国梦传班增力,为继承发扬民族优良品质添力,为促进社会和谐出力,以有生之年为中华腾飞做贡献。
(二)不断优化教学工作,积极推进老年教育现代化
新时代的老年教育应该在原来娱乐健康教育基础上,突出素质教育这一主题。把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老年人素质,作为学校教学中心环节来抓,围绕培养现代文明健康老年人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一年来,我们根据时代要求,社会需求,学员渴求,积极探索老年教育现代化的特点与规律,总结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六化”经验和做法,即:课程设置科学化、教学组织规范化、教师队伍专业化、班级管理精细化、展示活动经常化、对外交流国际化。在全市老年大学系统得到广泛认同,奋力书写了新时代江汉区老年教育新篇章。
(三)打造江汉特色品牌,为老年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
新时代的老年教育应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一年来,我们一方面扩大教育资源,一方面打造教学特色品牌。为了彰显江汉文化特色和地域优势,服务江汉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我们重点设置了时装剪裁、时装模特、智能手机等专业,培育新课程,使老年人跟上时代发展新要求。与此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京剧、楚剧、传统杨氏太极拳等,我们加大扶持力度,创办特色课,打造特色品牌,彰显地域文化,深受老年朋友喜爱。并且推行国际游学项目,培育了对外交流的窗口资源,扩大了区校在全市老年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力,形成了江汉区老年教育工作特色。
(四)撸袖实干苦练内功,建设一流的过硬队伍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我们苦练内功,锻造三支过硬队伍:即:锻造一流的学校管理人员队伍,通过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任务,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奖勤罚懒,调动积极性,使管理人员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锻造一流的教师队伍,通过“进、管、出”三个环节,引进革命化、专业化、年轻化的优秀教师,采取业务考核、评教评学等措施,优胜劣汰,使之成为德艺双馨、受人尊敬的教师队伍。锻造一流的学员班长队伍。通过开展争先评优、文明创建等措施,狠抓班组建设,使之成为纪律严、作风实、学风好的学员班长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