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经验交流
调研研究 经验交流
与时俱进 创新办学理念 不断推动学校建设全面发展
信息来源:四川老年大学发布时间:2017-05-09浏览次数:7068责任编辑:何 云 袁慧波 渠 崎

四川老年大学成立于1985年6月,是四川省民政厅直属、省老龄办业务主管的事业单位。经过几届老年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办学近32年来,学校累计培养学员20余万人次,为社区及其他老年团体培育了大量文艺骨干。2017年初,学校完成了整体搬迁,在新的校园开课。新校园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

近年来,学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学校建设全面发展,为全省老年大学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一、找准学校定位,确立办学思路

通过30多年的实践,学校认清了省级老年大学的办学定位:教学不是简单的要招多少学员,而是在创新办学模式、规范教学体系、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有创新和探索。要让老年人享受到在省级老年大学读书的骄傲感、快乐感和获得感,要有“全省第一,西部一流”的口碑和形象。为此,学校根据“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确定了“政治立校、依规建校、文化兴校、安全治校”的治校理念和“突出安全管理,优化专业设置,完善校园环境,推动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抓好书画院、艺术团建设,探索推广“老年微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职工队伍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为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现新校园拥有书画、电脑、舞蹈、摄影、烹饪以及各类器乐等专业教室24间,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多方面的服务也得到了升级,多功能厅、活动操场,方便老年人的直升电梯等一应俱全,还开设了学员食堂,满足学员就近用餐的需求。

二、重编教学大纲,规范教学内容

为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和落实教学改革,学校于2013年组织成立了教学大纲编修组,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编印了400页、共计78000字的《四川老年大学教学大纲汇编》一书,内容涵盖我校近几年开设的每一门课程。新大纲立足时代要求,更加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在教学中执行按纲施教,让全校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延续性。大纲修编后,学校努力抓好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教学进度与学员作业的“四教统一”。同时推动新课讲授、教师示范、课后练习和作业讲评“四环节”基本教学法的落实,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实行按需设课,创新教学管理

学校根据学员的学习需要,实行分层次教学。目前,学校共有书画系、声乐系、舞蹈系、语言文学系、信息技术系、营养保健系、拳剑武术系和器乐系8个学系,开设了38个专业,177个班级,在校学员达12000余人次。设有初级班126个、中级班39个、高级班12个。分一年制、两年制、三年制和四年制,学员想学什么有什么。开设短期课程,突出公共课教育,采取报告会形式,请有关学者对学员进行老年生命教育、防诈骗教育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做到时间短,效果好。同时,充分发挥各班委作用,持续深入开展和谐文明班级争创活动。开展“评学评教”活动,加强教学质量监管,确保教学质量。创新办学模式,以器乐系为主体,发挥老师教管一体作用,试点推行了钢琴、手风琴、古筝、二胡、琵琶、葫芦丝等专业教管一体的多元施教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得到学员的高度认可。

四、开展教学创新,达到开心教学

老年人退休后需要的是快乐、健康,到老年大学就是学己所好、愉悦身心、结交朋友、消除孤独。为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既有书画、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课程,又有电脑、智能手机、影像制作等现代时尚课程,充分满足各类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学校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员提供交流感情、展示才艺的舞台。鼓励学员多出作品、多出精品,激励老年学员争做高雅、文明、健康、快乐的新时代老人,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上老年大学增添活力,到老年大学焕发青春,进老年大学追求完善,来老年大学寻找快乐”!

五、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2007年学校就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综合教学和管理体系。2016年学校又利用搬迁新校园的建设机会,启用了新的计算机管理平台,实行行政办公、教学管理、学籍管理、专业统计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各项数据的准确率。门禁系统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校园治安管理;校园无线网络的建立,实现了信息共享、网络报名;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实现统一共享、监控管理,全面实现了信息化教学,教师通过实物投影、PPT演示实现了同步视频教学,让学员看得见、听得清、记得牢,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解决了老年学员普遍存在的视图差、听力差、记忆差的难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

六、丰富校园内涵,提升文化品味

学校坚持以先进文化哺育人、陶冶人、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以营造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重点,倡导具有老年大学特色的文化理念,始终把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作为提升学校实力的根基和灵魂,以文兴校、以文惠老。积极引导老年学员在精神领域心声得以释放、性情得以愉悦、心态得以年轻、心潮得以荡漾、心灵得以净化、心境得以提升、心愿得以实现。学校2016年确立了“弘德尚学、丰富人生”的新校训,大力倡导“宁静笃行、乐学有为”的学风,认真践行“博学善教、敬老爱业”的教风,努力形成“爱校敬老、尊师重教、德艺双修、友善和谐”的良好校风。这些学风、教风、校风蕴含了老年教育丰富内涵,提升了学校文化品味。

七、抓好院团建设,突出品牌效应

学校近两年突出抓好书画院和艺术团的建设。书画院是由书法绘画、诗词楹联、摄影摄像方面学有所成、具有一定艺术造诣的学员及爱好者组成的群众性业余艺术团体。主要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交流活动,举办展览,开展公益活动等。内设书法创作研究部、绘画创作研究部、诗词楹联创作研究部、摄影摄像创作研究部。还聘请了若干名热心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热情支持、帮助、指导本院工作的名家大师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担任艺术顾问、名誉院长。艺术团是汇集校内外中老年文艺人才,展现艺术成就,与社会共享老年大学教学成果的平台。艺术团肩负着丰富校园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中老年艺术教育模式创新等重要任务,以四川地域特色为根基,创作和编排文艺节目,担负上级和学校安排的重要演出任务。每年重阳节期间,艺术团巡回到各地养老中心为高龄老人送去欢声笑语,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八、坚持开门办学,出彩教学成果

坚持“开门办学”,实行三个课堂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教学体系。抓好课堂教学,优化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每逢重大节假日,组织优秀书画作品和文艺节目进社区、到基层展演,将教学成果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校外活动,拓展第三课堂。积极参与市、区“文化惠民工程”、“社区文化”活动,展示办学成果,参与社会各类竞赛活动,寻求展示平台,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宣传校园文化、办学成果和老年学员的风采。学校年均开展此类活动20余次,既出彩了办学成果,又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九、着力强化措施,突出安全管理

老年大学是老年人高度密集场所,加之老年人普遍体弱多病,属于高危群体。针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学校始终将学员安全放在首位。学员在入学报名和开展课外活动时,与学员签订安全保证承诺书,购买单位公众责任险。同时加强针对老年学员的便利性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好老年人突发疾病、意外跌倒以及消防、地震疏散等各种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和急救措施,抓好入学教育,增强学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为防止老年人在校上课期间突发疾病或摔倒等意外发生,学校还在新校园各教室和公共区域安装了高清监控,设置了医务急救室,与“120中心”建立了急救通道,将老年学员安全意外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2017年初,学校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表彰为“全国老年大学示范校”,这是最大的鼓励和鞭策,学校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认真学习全国各示范老年大学的先进经验。下一步,学校将牢固树立“四个理念”。一是省级校的“品牌示范”理念。积极为全省各级老年大学培训师资队伍,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二是深化“开门办学”理念。随着“医养体文”融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深入发展,积极与相关单位合作达到双赢。三是开发平台“附加值”理念。老年大学就读的众多学员,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要利用好学校平台,开发更多的附加值。四是大力推动“老年远程教学”理念。利用校园网站和微信等“互联网+”手段,推行“指尖上的老年微课堂”教学,有效缓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矛盾。